新春喜雨
徐玑〔宋代〕
农家不厌一冬晴,岁事春来渐有形。
昨夜新雷催好雨,蔬畦麦垅最先青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农家不会嫌弃冬天总是晴天,因为一年的农事在春天才开始,最需要的是春雨。
昨天夜里的春雷,正忙着催生一场春雨,菜畦和麦陇都开始最先呈现出一片青绿色。
注释
厌:嫌弃。
岁事:这里指指一年的农事。
新雷:指开春初次打雷。
畦: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,一般是长方形的。
垅:田地分界高起的埂子。
简析
《新春喜雨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言农家冬日喜晴,“不厌”而喜者,乃便于备耕;次句即点明晴的好处,农事逐渐整治完成,这两句冬晴是因,农事完成是果;由因而果,农家的辛勤忙碌尽在不言之中。三四句即写喜降春雨,春雨所以可喜,是因为它催青了蔬麦,也就是先前的劳作终于有了丰收的希望。而蔬麦能被春雨催青,正是冬晴忙于农事的结果。此诗喜春雨也是喜冬晴,是农家喜自己抓往了农时;短短四句诗,字面上没有着一“喜”字,而能将农民的喜雨心态描写得如此精微生动,确是难能可贵的。
徐玑
徐玑(1162~1214)字致中,又字文渊,号灵渊,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。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,唐状元徐晦之裔。“皇考潮州太守定, 始为温州永嘉人”。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,受父“致仕恩”得职,浮沉州县, 为官清正,守法不阿,为民办过有益之事。“诗与徐照如出一手,盖四灵同一机轴,而二人才分尤相近”(纪昀《四库全书总目录》)有《二激亭诗集》。 亦喜书法,“无一食去纸笔;暮年,书稍近《兰亭》”(叶适《徐文渊墓志铭》)后改长泰令,未至官即去世。 194篇诗文 16条名句
富人之子
苏轼〔宋代〕
齐有富人,家累千金。其二子甚愚,其父又不教之。
一日,艾子谓其父曰:“君之子虽美,而不通世务,他日曷能克其家?”
父怒曰:“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,岂有不通世务者耶?”
艾子曰:“不须试之他,但问君之子,所食者米,从何来?若知之,吾当妄言之罪。”
父遂呼其子问之。其子嘻然笑曰:“吾岂不知此也?每以布囊取来。”
其父愀然改容曰:“子之愚甚也!彼米不是田中来?”
艾子曰:“非其父不生其子。”
柳梢青·送卢梅坡
刘过〔宋代〕
泛菊杯深,吹梅角远,同在京城。聚散匆匆,云边孤雁,水上浮萍。
教人怎不伤情。觉几度、魂飞梦惊。后夜相思,尘随马去,月逐舟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