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南乡子·飞絮晚悠飏

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
飞絮晚悠飏,斜日波纹映画梁。丝绣女儿楼上立,柔肠。爱看晴丝百尺长。
风定却闻香。吹落残红在绣床。休堕玉钗惊比翼,双双。共唼苹花绿满塘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柳絮在暮色中飘扬,水波中倒映着夕阳,光影投射到画梁之上。刺绣的女子伫立楼上,柔肠百转,她最爱看那柳丝绵长,一如自己的情思。
风停了,忽然闻到淡淡的芬芳,原来是方才的风将落花吹到了绣床上。不要把玉钗掉进池水里惊起鸳鸯,鸳鸯多么恩爱,在开满萍的水面上成双嬉戏。

注释
南乡子:词牌名,双调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平韵,一韵到底。
悠飏:飘忽不定貌,飘扬,飞扬。
画梁:有彩绘装饰的屋梁。
刺绣:用彩线在纺织品上绣出图画。
柔肠:温柔的心肠,多指女子缠绵的情意。
晴丝:虫类所吐的、在空中飘荡的游丝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,从词的内容看,可能是为一位江南女子而作,也可能作于其亡妻未嫁之时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龙建春著.人间何处问多情 《纳兰词》“情”解.贵州人民出版社.2010.06.第4页
2、 (清)纳兰性德著.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纳兰词 (上册).北京燕山出版社.2001年11月第1版.第46页

简析

  这首词以轻灵的笔调描绘了少女怀春的形象。词的上片先是摹绘时景,夕阳之下柳絮分飞,池水映照着画梁摹。然后,将女主人公“刺绣女儿”推出来,犹如一幅特写的画面。紧接再刻画出她的情态,透露出她春日迟迟,春怀寂寂的形貌。词的下片以景起,进一步描绘主人公心中的孤寂,而后用小心“休堕玉钗”的细节和怕“惊比翼”的心理,反衬出她的怀春的情意,全词由浅入深,将少女怀春的形象描绘地鲜活灵动,美妙传神。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 360篇诗文  1277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己亥杂诗

龚自珍 龚自珍〔清代〕

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
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材。(人材 一作:人才)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文徵明习字

马宗霍〔清代〕

  文徵明临写《千字文》,日以十本为率,书遂大进。平生于书,未尝苟且,或答人简札,少不当意,必再三易之不厌,故愈老而愈益精妙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游庐山记

恽敬 恽敬〔清代〕

  庐山据浔阳、彭蠡之会,环三面皆水也。凡大山得水,能敌其大以荡潏之,则灵;而江湖之水,吞吐夷旷,与海水异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,而庐山有娱逸之观。

 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,敬以事绝宫亭,泊左蠡。庚辰,舣星子,因往游焉。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,过小三峡,驻独对亭,振钥顿文会堂。有桃一株,方花。右芭蕉一株,叶方茁。月出后,循贯道溪,历钓台石、眠鹿场,右转达后山,松杉千万为一桁,横五老峰之麓焉。

  辛巳,由三峡涧陟欢喜亭。亭废,道险甚。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。登含鄱岭,大风啸于岭背,由隧来风,上攀太乙峰。东南望南昌城,迤北望彭泽,皆隔湖,湖光湛湛然。顷之,地如卷席渐隐;复顷之,至湖之中;复顷之,至湖壖;而山足皆隐矣。始知云之障,自远至也。于是四山皆蓬蓬然,而大云千万成阵,起山后,相驰逐布空中,势且雨。遂不至五老峰,而下窥玉渊潭,憩栖贤寺。回望五老峰,乃夕日穿漏,势相倚负,返宿于文会堂。

  壬午,道万杉寺,饮三分池。未抵秀峰寺里所,即见瀑布在天中。既及门,因西瞻青玉峡,详睇香炉峰,盥于龙井,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,返宿秀峰寺。

  癸未,往瞻云,迂道绕白鹤观,旋至寺,观右军墨池。西行寻栗里卧醉石;石大于屋,当涧水途中。访简寂观,未往,返宿秀峰寺,遇一微头陀。

  甲申,吴兰雪携廖雪鹭、沙弥朗圆来,大笑排闼而入,遂同上黄岩。侧足逾文殊台,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。叩黄岩寺,跐乱石,寻瀑布源,溯汉阳峰,径绝而止。复返宿秀峰寺。兰雪往瞻云,一微头陀往九江。是夜大雨,在山中五日矣。

  乙酉,晓望瀑布倍未雨时。出山五里所,至神林浦,望瀑布益明。山沈沈苍酽一色,岩谷如削平。顷之,香炉峰下,白云一缕起,遂团团相衔出;复顷之,遍山皆团团然;复顷之,则相与为一。山之腰皆弇之,其上下仍苍酽一色,生平所未睹也。

  夫云者,水之征,山之灵所泄也。敬故于是游所历,皆类记之。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,以诒后之好事者焉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